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21牛年牛股之景嘉微

20-12-23 12:40 5195次浏览
秦大牛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秦大牛

21-11-05 12:03

0
元宇宙涉及的票都是2019年以来涨幅最少,甚至还是下跌的低位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哪怕只是借题材反弹,这一波的涨幅都不会小,更何况中青宝已经打开了题材的涨幅空间。

现在轻视元宇宙题材的,后面大概率要高位接盘买单。
秦大牛

21-11-05 11:49

0
低调的小景再也压不住了,昨晚英伟达大涨12.04%,市值达到7450亿美元,今早一开盘集合竞价小景就被一路抢到6个多点开盘,这说明市场已经认可小景就是中国的英伟达这个对标逻辑。想想小景现在市值还是英伟达的百分之一就知道它的潜力和未来空间有多大。

仅凭一个对标英伟达还是难以持续发力的,关键是市场今天又认可了小景的另一个牛逼题材:元宇宙

虽说现在元宇宙的先锋是中青宝佳创视讯等应用,但是少了基础设施的GPU,元宇宙还怎么实现?市场很快就会认识到这一点。

元宇宙,光听名字,估计是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牛逼的题材,先锋中青宝光凭一个正在研究的游戏短短两个月涨幅就快5倍了,说明这个题材是被市场认可并追捧的,A股历来是炒新厌旧,刚好现在各个老题材都在退潮,元宇宙一直炒到春节前都是可能的。

小景作为基础设施的唯一正宗标的,题材正宗,业绩优秀,筹码稳定,市值特别适合做中军,当下,市场可能还有怀疑,毕竟7系列的性能达不到,但是等到JM9的发布会公布了,市场会重估小景的。

去年开贴分享小景时就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现在震惊市场、一飞冲天的时刻已经到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着元宇宙的大风,景嘉微,请开始你的表演!
我爱天天sh

21-11-04 08:53

0
楼主厉害,坚持到现在获利丰厚,9系发布并铺货后才是小景发力的时候,目前机构还在抢货,加油,中国英伟达
秦大牛

21-11-03 17:12

0
9月24日69楼的帖子分析股东的减持计划还剩下196万股,今日减持87.68万股后还剩下108.32万股,再有一次就可以完成整个减持计划。

过去一年多以来股东减持都可以媲美腾讯马化腾和微软盖茨了,越减持后面价格越高,最早减持出来还会短线影响一下开盘价,现在都成利好了。这就是好公司的魅力,股价会涨到大股东都理解不了的。
秦大牛

21-11-03 17:05

0
小景今日有大宗交易,三笔成交共87.68万股,成交均价134.33元,共1.178亿,溢价-9.22%。这笔交易透露出两个大利好:

一、从卖出营业部可以看出还是丽丽在减持,接盘方居然是机构,而且接了86.08万股,共1.157亿,机构这么大手笔134.33元追涨,会是小景股价飙升的催化剂吗?

二、另一个利好是之前减持都是折价20%左右,这次居然只有9.22%,看来丽丽也舍不得卖出,但是又不得不卖,所以经过谈判,把成交价升高了才成交,低位筹码越来越少,以后想要都得高位追涨了。
秦大牛

21-10-31 20:02

0
景嘉微2021Q3交流会会议纪要20211029

摘要

2021Q3实现收入3.4亿,出货量180+w片,预计2021全年公司在军用端实现6亿收入,民用端实现300w片出货量。军用端覆盖领域从航空航天推广到船舶领域,民用端信创的PC基本都是景嘉微的产品。毛利率有小幅度下滑,民用端毛利率总体维持在40%左右,军用毛利率维持在80%左右。未来民用端毛利率有提升空间,9系产品会做产品优惠,但还是首要考虑市场规模和市占率的扩大,并非先考虑的毛利率。当前9系产品正在测试,效果不错,可以满足服务器虚拟化、高清视频及影像制作、游戏、专业绘图的需求。未来会提供高中低端产品,满足客户需求。预计11月完成9系内部测试,后给客户送样,明确需求量后大概4个月可以交付。明年7系预期出货量大概是500w片可能会涨价9系出货量暂不确定。研发策略是应用、研发、预演三代同步,预计每年推出一款新产品。民用端的销售思路和军用不同,只提供芯片及相关服务,而军用端还提供板卡、模块。

2021Q3业绩回顾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34.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364.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75%。

交流全文

董秘廖凯:

1. 2021Q3景嘉微在收入和利润都体现了景嘉微的快速增长。2021H1中报解读时提到,全年业绩一定会和预期增长度相符,三季度既是超预期又是符合预期。

2. 2021Q3实现高速增长,收入3.4亿,180+w片出货量,全年预计军用完成6亿销售,民用完成300w片出货量,目前交货没有问题。从过去经验看,四季度是军用全年收入最高确认的时间节点。

2021Q3业绩增长得益于7系,一方面是7系产品多年推广,另一方面军用领域维持稳步快速增长。1)军用领域中除传统航空航天领域,也在推广船舶领域,雷达产品也在增长。这些是公司利润坚实的基础。2)民用中,信创PC端几乎都是景嘉微的产品(信创市场垄断),国外产品逐渐退出。

3. 现在9系产品流片成功(首次官方实锤流片成功),正在测试,且效果不错。我们认为7系的应用为9系的推广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9系在推广进度、客户接受度等方面会比7系快。

我们的研发策略是应用、研发、预演三代同步。Q3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持续扩张,我们预计每年推出一款新产品,高科技公司只能持续投入,才能缩短与国外的差距。

4. 景嘉微从07年开始做GPU,至今14年来积累了很多经验、技术人员,通过股权激励,绑定高端技术核心岗位,为产品的推广打下基础。

5. 我今天看到魏老师反对用互联网思维投集成电路,集成电路需要技术积累、广泛的客户基础,不能简单通过钱来堆,我们需要解决核心技术难点。

6. 景嘉微正在逐步扩张到消费市场,景嘉微从第一代5系到9系,从航空航天领域到船舶、信创等领域,从军用到民用,未来我们希望突破的纯消费级产品。

7. 在利润端表现不错,毛利率有小幅度下滑,民用端毛利率总体维持在40%左右,军用毛利率维持在80%,当产品规模、竞争力提升的情况下,民用还有继续提升毛利率的空间。

随着芯片更广泛的使用,我们会积累更共性的开发程序、软件平台,可以让开发人员更便捷地使用软件产品。

8. 我们也走过弯路,以前思考过通过政府强制力帮助推广产品,把芯片、板卡、模块一起做。但民用的销售思路和军用不同,我们只卖芯片,紧盯国外产品价格,提高我们芯片的产品和服务,不是以前的模块服务。这样物美价廉的思路下,确实获得了可观的利润收入增长,这些思路经验也会用于9系的推广中。9系会形成不同产品适用高低价格搭配的销售模式,让客户有多种选择,我们也会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价格,让客户用得起。公司和客户都期待9系未来的发展。

当年7系刚出来时,除军用推广外,也希望在信创市场推广,但销售思路不对,走了一些弯路,现在9系的推广速度会变快,希望7系和9系共同为公司提供好的思路。公司会加大研发投入、全国研发中心的布点,让全球高级研发人员加入。

Q&A

Q:发布会能看到9系哪些应用场景?

A:应用都能看到,包括服务器端的虚拟化、高清视频及影像制作、游戏,因为疫情还未确定发布地点和时间,因此还在筹划中(11月发布会传闻实锤)

Q:服务器虚拟化和GPU的关系?

A:主要是云方面的应用。我们公司在企业中,如华为,正在进行云办公推广(和华为合作,增加华为概念),其终端不含显示设备,是服务器的GPU连接并带动多个终端,一起完成云办公的显示任务,这在行业推广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Q:之前提到要把民用产品毛利率压到35%以下,以后会执行吗?

A:主要根据公司战略考虑。目前民用毛利在40%左右,是因为市场只有我们一家在供货,随着市场规模、市占率的扩大,毛利率可能还会提升(垄断地位,有定价权)。未来考虑9系产品推广,我们会做产品优惠,但还是首要考虑市场规模和市占率的扩大,并非先考虑的毛利率。

Q:在C端有什么准备的打法吗,或者个人PC端是否有规划?

A:有的,我们首先考虑在现有党政、八大行业推广为首,推广过程中把X86系统下的软件适配做完,再联合国内主流主机厂进行推广试点,最终目的还是让C端用户能用到国内自己做的芯片。

Q:芯片有跑分吗?和GTX 1080对比怎么样?

A:现在产品还在测试阶段,需要压力测试,最终性能以公布为准,当前在3D、影像、高清、专业绘图性能是满足要求的(测试已完成的结果良好)

Q:下一代产品对标英伟达哪款GPU?

A:我们战略是应用、研发、预演三代滚动推动研发,每年推出一款新产品,我们只能说努力缩短差距,努力赶上国外产品最先进的性能。

Q:有没有明年7系9系出货预期?

A:9系还在测试,没送给客户,因此客户无法确定未来芯片需求。7系和客户沟通,明年完成500w片销售没有问题(今年芯片出货300w片,明年500w片,增长幅度67%,如果算上9系列的出货,明年业绩继续高增长没有悬念)

Q:后续整机厂的测试周期,我们什么时候能拿到他们的测试结果,什么时候能形成订单?

A:今年11月完成内部所有测试(官方确认11月完成测试工作,也就是最迟11月底前会有发布会或公告),无其他因素会给整机厂送样,今年年底前应该有内部测试结果,他们就会报需求量。

Q:下单后多久可以交付?

A:下单后一个季度左右可以交付。

Q:大概是22年Q1末可以形成收入?

A:是的。(9系列明年二季度开始会有大量收入,三个季度的增量也是明年应收、利润继续高增长的最大保障)


Q:7系涨价如何考量?9系定价?

A:7系主要考虑晶圆都在涨价,所以可能会涨价,维持现有毛利率(有定价权,所以可以保证增收又增利)。9系定价主要考虑国外会如何降价,首先考虑市占率来定价。

Q:信创里没有GPU环节是什么考量?

A:因为我们是民企,如果是国企早就设置了。

Q:目前产能是否充足?

A:没问题,所有流片厂有产能锁定。

Q:后续会考虑中芯国际有承接吗?

A:主要考虑9nm制程的产能,等他们稳定后会考虑。

Q:信创下游客户分散,如何理解明年500W需求?

A:明年最重要的是行业的应用,下游客户还是集中,主要是几个大厂(主机厂),等他们报完就能预测需求。

Q:是在手订单有500w?

A:不能这么说,还没签合同,这只是双方财务和销售预估数。有一些在手订单,但没有明确说有500W。

Q:明年在C端能否看到PC或微机?

A:相信明年能看到,因为有主机厂提出了需求,等实现适配和驱动做完,他们会大胆尝试。

Q:C端是这一块针对9系?

A:是的,9系性能还是好很多。(明确9系是面向C端的,供应C端才有可能成为中国的英伟达)


Q:主机厂的需求预测是否会反应到终端预算?

A:我们首先需要流片厂预测产能,得找他们要产能,这应该是我们的预测。

Q:明年7系会涨价吗?

A:应该会,我们也在和主机厂沟通,他们也会涨。

Q:涨价幅度?

A:慢慢来,不可能一把涨到位。

Q:明年四季度信创推进节奏,晶圆厂从下订单到拿货的周期?

A:从下订单到拿货,4个月左右。

Q:公司推广民用同时还涨价什么逻辑?

A:因为市占率在提高,没得选。

Q:公司在AI领域的产品规划?

A:在计算GPU的规划,我们还是强调GPU和AI不同的地方。

Q:什么时候产品候能用于挖矿?

A:不久的将来 (未来增加数字货币概念)


(会议纪要明确了很多关键细节:信创市场的独家供应,7系列大幅放量,9系列的研发成功,2022年的业绩大增基本上都有底了,当下只要股价没有大涨反应基本面的巨大变化,就无需怀疑,坚定看好即可。维持2020年12月23日发帖时的一贯看法:小景未来目标是冲上300元到达千亿市值。那日收盘价格64.31,市值193亿,现在137.01,市值412亿,距离目标仍有一倍多的空间,加油,小景!)

秦大牛

21-10-28 20:02

0
7系列芯片继续放量应该是三季度总营收和净利润大增的原因,未来几年信创是公司高速成长的最大保障,下个月如能公布9系列测试成功,未来一定可以看到千亿市值的那一天。

中国的英伟达,自此名副其实!
秦大牛

21-10-28 19:59

0
小景的三季报很好,业绩同比、环比均是大增,股东人数继续减少,社保基金入场,牛散王萍也赫然在列,或许大佬葛卫东四季度也会来凑凑热闹
秦大牛

21-09-24 22:29

0
半年报里面还有个有意思的数据,截止6月30日,机构数量218家,持有股数4381.51万股,而一季度3月31日时仅为19家,2240.05万股,这个数据还是很惊人的,入局的机构数量大为增加,再联想今年频繁的机构调研,小景的基本面已引起机构的密切关注。

大概测算这些新进入的机构成本在80元左右,当下只是脱离成本区进入稳定持有时段,如没有快速的大幅拉升,一般不会轻易卖出的。

所以近一个月大量接散户和港资筹码的不是机构就是背后的神秘主力资金,无论是那个对后期股价的运行都是有好处的,毕竟这个阶段敢于不断追高吃进筹码,那一定是有更高的志向和追求,好戏还在后头。
秦大牛

21-09-24 22:18

0
从半年报里面查到6月30日,港资持有320万股,从7月12日322.79万股开始持续减持,到8月20日仅剩下58.21万股,这段时间的横盘成功把外资洗出局,这时候散户人数也达到了27300户,随后的上升过程中港资有所加仓,但是最高也就是8.30日的183.23万股,然后又是持续的建仓,到9.23日持有85.1万股。

可以说港资在小景上完全是炒了个寂寞,过去两年的大幅震荡一直都在坚守,毛钱都没赚到,实在受不了,刚卖出股价就快速从90涨到144,很难说是不是有主力资金在盯着港资,不走就不拉升,谁让你是明牌呢?

港资卖掉的200多万股又是谁接盘了呢?肯定不是散户,因为散户也撤出了5639户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