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操作总结:
1. 卖出17.5元卖出
中海油服,卖出的原因很简单,提前到达我的目标位。目前来看,布伦特原油已经上升到接近60美元,具有关报道,年内保底看到60美元,最高看到70~80美元,但原油这东西我不懂,当初买入纯粹是奔着20年全球大放水,今年必然通货膨胀,大宗和
能源必然有一波大的上涨去的。基于这个认识去择绩优股,选中了中海油服,但这个位置再上涨就要破新高了,我不奢求必须卖在最高点,或者翻倍,没那个实力,落袋为安就好。身边有朋友买了
中曼石油,他知道基本面不好,就是奔着弹性去了,想到这点,我已经十分的幸运,知足。
2.
四维图新继续持有,在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来看,四维图新想要涨到18~20元,似乎有些困难,顾已在16元附近减半仓持有。降低预期,大不了长线持有,14元以下,长期来看,都会很快被修复,况且目前还是盈利状态,问题不大。
3.
建设银行继续持有,已卖出1/3仓位,不是不看好,落袋为安,低成本才能拿得更久。我的预想是破新高后在分批卖出,大概是在7.5元附近,如果放量大阳线,就清仓吧,不恐慌也不必贪婪,
4. 做完这两只,2021年只做低估蓝筹股吧。这其中也是进行了一波思想的斗争,科技股自20年7月以来看好的公司不是下跌40%接近腰斩,其他的甚至有接近60%的跌幅。是抄底科技呢,还是坚持低波动的蓝筹? 高波动代表高收益和高风险,不排除企稳后,会有一些走出翻倍的行情。低估蓝筹打死也就10%~15%的下跌风险,当然上涨也只能看到15%~20%,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还是决定只做低估蓝筹(银行、
中国平安、万科A、
海螺水泥等标的)。
5. 回头来看2020年的投资,总仓位盈利还算满意。但如果要细致的拆分到个股,还是有些“遗憾”,
鸿路钢构走出了5倍行情,
春秋航空1倍,
长安汽车3倍。买入的时候总是信誓旦旦的如何如何看好,也每每上涨到30%以上就拿不住了,中海油服还是会如此?拭目以待。。
6. 这可能就是我的认知问题,曾经有位人说过,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我只能看到那么高,拿不住也很正常,拿住自己能拿住的就好。看不懂的不碰,题材股不碰。
7. 学基本面研究,虽然做不到特别专业,但是看到你能看到,提高自己的认知,通过时间的演绎和验证,直至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