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回顾一下年前几个交易日的操作,之后再做总结和分享:
1.20周一:无关注
1.21周二:一进二半路关注
好利科技 1.22周三:冲高取关好利科技,三进四新关注
兴业股份 1.23周四:兴业股份一字板无取关点,新关注
高新发展 冲高回落;
1.24周五:取关高新发展,兴业股份继续一字板,新半路关注
汉得信息 ;
1.27周一:取关兴业股份、取关汉得信息后观望,空仓过节;
节前的几次交易,不管是战绩还是盈亏反馈,整体都比较符合预期。反馈稍微一般点的,是高新发展,这只票1月23号点火关注后有过一波冲板,不过没封住,当天回落后日内轻微负反馈,次日小红小绿取关无伤大雅。从盈亏比去看,没什么大问题,无非就是择股符不符合模式而已,和自身的模式内涵沾边不,或者符不符合当下行情的主流趋势,然后思考之后根据把握度去配置关注度。几只票里面,除了一只高新发展外其他都是正反馈。而且,只有高新发展是博弈首板涨停中线预期,有所偏离;其他几只都是按照正常的短线博弈,基于跨年预期和题材预期去做的。比如关注好利科技之前就明确说过,
当年前只剩5个交易日、6个交易日的时候,如果再去看或者去赌3板以上的连板个股走成跨年,基本不太可能,要看就只能从首板或者低位接力看起,也就是一进二和二进三,因为历史经验表明,跨年成功的个股往往不会超过7板(达到7板的也很少),所以太高了没意义。可以看到,年后最后一个交易日成功晋级的,高度也只是6板,几乎都是当时的新面孔: 也就是说,大家说的博弈跨年和跨节,实际上博弈的是最后一个交易日的高标。提前知道预期就能提前做预期,根据特定节点,锚定某一梯队去做,如果成功了,容易一飞冲天。 当时博弈跨年个股的时候,女王锚定的接力梯队是一进二和二进三,也就是3板以下的标的,而1.22号后,则要反过来。所以,当时低位博弈关注的个股主要是两只,一只是1月21日好利科技的一进二,一只是1月22日兴业股份的3进4。 特定节点下,如果个股博弈对了,发酵之后容易被市场资金顶一字。3进4关注的兴业股份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关注之后继续被顶了3个一字涨停板:
关注的另一只票,好利科技,就属于没走出来。一般,卡住一些特殊节点涨停了的票,次日的预期会比平时的预期要高得多。就好比大家经常会看到的一个现象是,指数和情绪共振大涨的交易日,日内的一些首板个股、连板个股,次日溢价一般会比较高。甚至很多时候,一些前排票,也就是比较核心的或者涨停时间比较靠前的那种,还会被顶一字;即使是一些烂板的个股,也有转强预期。这也是为什么好利科技1进2关注之后会强调如果次日不能弱转强要及时锁定收获,最差也得在成本线以上取关的原因。 好利科技这一笔博弈,1.22日内是成功涨停上板的,不过次日表现不给力,没什么溢价,也没走成弱转强就是不及预期了。预期指导买卖,不及预期了那就是冲高取关走人,虽然后面好利科技反包了,但那属于没法去预判的范畴。
跨年博弈,除了锚定连板方向,那就是关注一些相对比较新的题材。结合节前的博弈来讲,可以举的例子就是节前考虑的ai智能体,题材相对较新,个股案例就是1月24日关注的汉得信息。1月23日晚上原话讲的是:“周五先锁定题材Al智能体,当下市场的赚钱效应核心所在是趋势容量,而且容错率也会显著高于连板,板块核心个股看汉得信息了,就看这个票明天能否超预期主动向上反包了”。
1.24关注汉得信息这一笔交易,图形走势方面符合模式审美,很标准的走势,核心股+断板后超预期反包,而且题材又符合前面讲的相对较新且存在发酵预期,算是得天独厚了。操作方面,比较常规的隔日关注和取关,1月23日涨停断板,1月24日超预期关注,1月25日高溢价+冲高,高位逐步降低关注度后取关完成: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没分享关注思路的是因为看不到机会,市场的走势也再次验证了当天的看法,确实是坑多肉少,没什么关注机会。连板方向由于大家“做预期”的预期太一致,所以基本上没走出来,而博弈节假日期间题材持续发酵相对难度又太大,或者说是太随机,所以干脆就空仓过节了。当天操作,取关兴业股份和汉得信息后空仓观望一整天,汉得信息冲高没连板,高位降低关注度后取关的操作比较常规,就不多讲了。兴业股份取关则是之前讲的,7板跨节难度太大加上整体连板情绪不好,所以没炸板之前就提前强调了涨停取关的思路,相当有前瞻性。
讲完了节前的操作思路和操作,再聊一下几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第一,模式和交易系统。模式和交易系统可不可靠,单单从某一笔交易或者某一段时间的盈亏是看不出来的,一定要通过
大数据的论证和长时间的检验才行。2024年女王涨了不少粉,粉丝数量主要是七月份之后开始增长明显。也就是说,大部分朋友,不是9月份、10月份那波疯牛行情后才关注到女王的,而是之前的熊市就开始见证了女王2024年下半年的一路狂飙。从七月份的
腾达科技 ,到八月份的
深圳华强 和
科森科技 ,再到九月份
保变电气 ,然后是
银之杰 、
海能达 等的机会分享,当然,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国庆前重拳出击的
润和软件 和
常山北明 这几笔。说这段话的主要目的不是炫耀预判和操作,更何况这些都是大家一路见证下来并且亲眼目睹的,不必多言;说这些主要是想鼓励大家努力建立好自己的“护城河”,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大家想想,几年过去了,为什么无论牛熊女王都不惧而且一直稳步向前?背后的原因不就是因为拥有“龙头型交易系统”嘛。
第二,仓位管理、止盈止损和操作频率。 之前给大家讲过一个观点,一直没有多少反响,今天再提一遍:“
短线里面,绝大多数能够实现稳定的炒股模式,都是通过“小胜,小亏,小胜,小亏,小胜,小胜,小亏,小胜”这样不断循环,然后偶尔掺杂一笔大肉来实现账户突破,完成财富积累的”。 要想达到上面的稳定盈利的交易状态,首先是要严格进行仓位管理和止盈止损。假想你一天账户赚个5%~10%的,那你必然会去重仓博弈,一天两天或者一笔两笔还好,怕的是动不动就重仓全仓,对了账户突破自然快,但只要错一次,基本上一条腿就没了,还有可能直接一两笔腰斩。 因为每个人炒股的胜率都不可能达到100%,要想对抗风险,能做的就是仓位管理了;平时交易采取分仓、均仓策略,比如单票2成仓或者3成仓,能保证你绝大多数的交易都是小赚小亏,也不会出现“赚的时候是轻仓而亏的时候是重仓”等情况,这样心态和情绪才不会受影响。而平时交易,就是根据把握度在单票3成仓的基础上上下动态调整仓位,比如觉得把握大的,可以多上一成仓位(单票至多不超过总仓的50%);觉得没把握的,就少上点儿仓位。一般,只要你的胜率在50%左右,长期下来小赚和小亏对冲账户是不是很难被重挫?而为什么一些游资的胜率不足50%却能够实现盈利呢?原因在于时机的把握,平时小赚小亏,但可以用一次大赚,平掉3~4次小亏,这样平均下来整体还是盈利。这也就是女王前面强调的,平时“小胜,小亏,小胜,小亏,小胜,小胜,小亏,小胜”这样不断循环,然后偶尔掺杂一笔大肉来实现账户突破和完成财富积累。要明白,短线稳定盈利的关键在于精做和多复制,而不在于每天重拳出击和狂轰滥炸;另外,还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目标,要深植“慢就是快”的交易理念。老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意思就是告诉人们,有多大的本领就做多大的事情。可是市场里面太多的人眼高手低,每天都想赚个5%~10%的,就是图快和指望某笔交易暴赚;但凡这样想了,账户就必然不稳定,而且时不时向下大迈步。 大家如果理解并践行了上面这段话,即使多数人短时间还做不到稳定盈利,但是不影响大家的交易走向成熟,成熟之后,相信大家离“管住手”和“控好仓”就不远了,再往后就是提高胜率和稳定盈利了。试想一下,被重挫了。而想要账户平稳丝滑,首先得保证你的仓位稳定。 那如果你的整体胜率在60%以上,甚至平时怎样配置仓位?怎样提高胜率?
来看看deep seek是怎样给的意见?(以下内容由ai生成)
一、模式成功率提升:从“蒙”到“系统化交易” 1.选股逻辑的精细化 因子筛选:将选股标准拆解为可量化的因子(如量价突破、资金流入、板块轮动、业绩预告),统计每个因子的历史胜率。案例:若“放量突破20日均线+机构席位买入”的组合在回测中胜率达65%,则将其列为优先信号。 模式分类:高胜率低赔率(震荡市套利):如均线支撑反弹,仓位分配10%20%。低胜率高赔率(趋势突破):如主升浪启动,仓位可提升至30%50%。 2.数据复盘与模式迭代 每日交易日志:记录每笔交易的入场理由、仓位、情绪状态、结果,按月统计模式内外的胜率差异。 淘汰与优化:若某模式连续3个月胜率低于55%,暂停使用并分析失效原因(如市场风格切换、流动性变化)。
二、仓位管理的实战策略:动态匹配行情风险
1.分仓原则;
2.动态调仓;
三、止盈止损的机械化执行:1.止损的三种刚性规则模式止损:买入逻辑被证伪(如预期突破但收长上影线),无论盈亏立即离场。技术止损:跌破关键支撑位(如5日线或启动阳线最低点),机械执行止损。账户风控:单日总亏损超过3%则强制停止交易,防止情绪化补仓。2.止盈的灵活性策略分批止盈: 第一目标位(如盈利10%)减仓50%,剩余仓位用移动止损锁定利润;第二目标位(如盈利20%)再减仓30%,留20%仓位博趋势延续。情绪止盈:当市场出现高潮信号(如涨停家数 300、连板股集体加速),提前减仓50%规避退潮风险。
四、心理训练:从“纪律”到“本能”
1.规则清单化开仓条件单:列出必须同时满足的3个条件(如放量、板块强度前3、无减持公告),缺一不可。黑名单制度:对模式外交易、情绪化打板等行为,设置惩罚机制(如违规后3天禁止交0易)
2.压力测试与脱敏训练模拟极端行情:假设持仓股跌停,计算最大回撤并评估承受力,提前制定应对策略。亏损后行为矫正:吃大面当日只允许做三件事——复盘交割单、锻炼、远离盘面,避免报复性交易。
五、实战案例:模式+仓位+风控的闭环场景:捕捉
人工智能板块二波机会
1.选股模式:板块指数突破前高+中军个股(如
科大讯飞 )周线放量。
2.仓位分配:首仓20%在突破日介入,止损设为-5%;若3日内放量上涨,加仓至40%,止损上移至成本线;板块梯队完整(龙头+补涨)时,仓位提升至60%。
3.退出机制:板块核心股出现跌停,总仓位降至30%;跌破10日线清仓,保留利润。
六、总结:构建“高胜率系统”的四个步骤
1.模式标准化:只交易经过回测验证的35种高胜率形态。
2.仓位匹配化:根据行情风险动态调整总仓位(牛市满仓轮动,熊市3成试错)。
3.止损无条件化:亏损单不过夜,第一时间截断。
4.复盘数据化:按月统计各模式盈亏比,淘汰低效策略。
以上关于仓位管理、提高胜率和止盈止损几个方面的方法和建议,最起码理论上可行,其中也有不少是可以应用起来的;不得不说,目前ai的功能还是挺强大的,把一些想说的话给说了,接下来女王再结合大家平时的短线操作喜好补充几点:
1、关于仓位管理。仓位最好不要反复横跳,尽量保持均仓和分仓去操作。比如,单票可以分配3成仓位左右。当然,具体是多少得看个人风格和个人体量,这样的目的是避免出现“亏时大亏赚时小赚”的情况而影响心态,造成情绪化操作。将仓位管理做好了,剩下的交给模式胜率。
2、关于止盈止损。一般情况下,出手都是奔着日内涨停或者连续涨停去的,日内不成功基本失败一半,次日不反包就取关。也就是说,在前一日没涨停的基础上,次日给小红盘冲高或者小绿盘的机会,多数情况下是要降低关注度或者取关的。仓位管理与止盈止损做到位了,回撤也基本控制住了。
3、关于模式选股和提高胜率。①硬性标准最好是三日内有过涨停。②模式标准,“最”+超预期、模式形态叠加预期差选股等。另外,择股要考虑性价比,最好是考虑高性价比交易(对了有机会大赚一笔,错了能够小赚小亏全身而退)一些高难度博弈可能造成大亏的不做。③降低交易频率。一般情况下按照模式来,胜率达到70%以上没问题,但如果加上一些把握不大的,或者不是严格符合模式的,胜率必然会下降,就好比大家平时操作一样,做得越多,错的也就越多。④如果是模式内选股,盘前唯一备选,那必然是把握比较大的或者是高辨识度、高性价比的,所以买点得控制好,按照模式内买点低吸,尽量不追高。
最后是心法分享,也就是年前总结的十大心得(其中不少是18年总结出来的,几年过去了依然是值得捧在手心里的交易圣杯):
1、进攻决定上限,防守决定下限,分仓可能看起来短期收益没有全仓那么让人兴奋,但关键的时候能救命;2、预期内的涨停不追;3、高潮次日不买票;4、择时+周期+“最”属性+“超预期”四要素是短线致胜的终极法门;5、模式能帮你规避市场退潮;6、大肉夹杂着小瑕疵反而账号会走得更加平稳,而一直连续不断的大胜反而意味着在酝酿更大的风险;7、纵观全年,于我而言,往往能产生超额收益而且回撤极小的操作是锚定二板或者三板这个位置定出龙头以及硬核逻辑容量票的超预期反包或者弱转强,是相最简单但却最高效的手法;8、低位锁定妖股以及把握住最肥美的鱼身阶段;9、永远只做自己熟悉的、擅长的、最有把握的交易;10、模式没有问题,底层的思考认知没有问题,那么剩下的就是做时间的玫瑰;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因为每一步都算数。我们追求的不是小概率逆风翻盘的一鸣惊人,而是持续性向上的稳定爆发,做大概率可以实现的事。只要心中有目标,方向对了也努力了,即使比不上一些天赋选手,最差的结局也只不过是大器晚成而已。“稳”字当先、“久”字相随,股市里面不会做得差,现实生活中就更不可能跌跟头了,也永远比漫无目的的人走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