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射箭吧,在射出箭矢之前,弓拉的越紧,射的就越远,而在射出箭矢的前一刻,需要射手屏气凝神竭尽全力,而这时射手消耗的精气神也最大。
对于这两天大a暴跌,很多人归咎于大A为以色列那边买单,但战争早已开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何直到近两天才开始暴跌呢?通过这段时间的发酵,我认为这是股民信心丧失的表现,信心从有到无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但当各种黑天鹅事件积累起来,信心的崩塌也就是一瞬间的事。而这反映到大a上就是指数暴跌,上证甚至在3000点毫无支撑。但这种恐慌性的下跌,往往也蕴含着大机会,我认为最快下周一下午最迟周二大盘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性的上涨(一个好消息是昨天盘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副总经理刘逖被开除公职,来源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3-10-20 16:30),这无疑为恢复我大A股民信心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另外一个导致股民信息丧失的导火索就是最近 大a发酵的非常火热的
浙江国祥 事件——浙江国祥,一个不入流的空调公司,发行市盈率竟然比美的海尔还要高?看看这次浙江国翔事件到底能炸出多少鱼来!拭目以待吧,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到底是垂死梦中惊坐醒随后又是一蹶不振还是从此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从浙江国祥事件最后调查结果中窥见一斑。就看看周一浙江国翔到底会不会上市。还能不能在A股愉快的玩耍了?
(以下九大疑问转自网络)浙江国祥的九大疑问!
第一问:到底是交易所在审核IPO,还是自媒体在审核IPO?浙江国祥的诸多问题交易所视而不见?保荐机构同流合污靠上市狠割大A股民的钱!浙江国祥事件竟然是靠自媒体才曝光……是真的没有问题,还是问题藏得太深?还是问题明摆着大家都心照不宣?还是每天都有问题见怪不怪?谁是受益者?谁有掩盖问题的原始冲动?层层把关还是层层放水?
第二问:保监机构到底是看门人还是合伙人?最新消息,
东方证券 入股浙江国强等相关事项列入核查范围,国强控股投资
东方证券 相关私募产品。等事宜也被列入核查范围。简单的说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绑定,你帮我上市,我给你好处,明面上的好处有,私底下的好处还有,私底下的好处比明面上的好处还要多,只要你能帮我上市,我让你们全开心。
第三问:浙江国祥的专项核查到底是一个什么流程?10月7日晚间上交所发布核查公告,月九日就回应质疑,浙江国翔上市合法合规,符合主板第一套上市标准,这个专项核查的效率是不是有点太高了?第一套上市财务标准要求发行人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简单的说就是连续三年要盈利,且最近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5亿,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六千万,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一个亿。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十个亿,看来是要求不低啊,妥妥的,我浙江国祥全部满足。
第四问:浙江国祥IPO被叫停承销保健机构东方证券高管集体辞职,东方证券公告说是正常离职敏感事件,敏感事件集体离职正常还是反常?交易所有没有必要再进一步核实?
第五问:东方证券七绕八拐持有浙江
国祥股份 是否存在推高发行价的主光动机?另外,按融资总额计体保监费是否合理,会不会成为保监机构推高发行价的又一动因?
第六问:浙江国祥2022年的最大客户浙江容易是一家实缴注册资金为零、社保缴纳为零的公司,这本就叫人申疑,更令人不解的是,浙江容易购买浙江国祥的厂房和土地,资产评估是8804.18万元,双方协商价是9500万元,谈好9500万,却前后收款1.57个亿,买家愣是白送了6200万,这是什么鬼?另外,为何浙江国祥的前五大客户都疑点重重?有的社保缴纳为零,有的注册资本视角为零,有的导航都找不到地方?要不要走一走,看一看,查一查?
第七问:浙江国祥51倍的发行市盈率靠谱吗?一家空调企业这么高的发行市盈率合理吗?有人提出质疑吗?到底是怎么过会的?光明正大的拿着股民的钱哄抬发行价,公平公正吗?如此的竞价规则有没有优化的空间。另外,为了打击恶炒新股,是否可以考虑建立新股上市的裸空机制?新股上市首周可以裸空,只要你认为价格高的离谱,就可以直接开出空单,对不合理的高价发行要形成强大威慑,倒逼一期市场的发行价回归理性。
第八问:浙江国祥到底是个案还是创到枪口上的惨案?这么多的疑点却能过会闯关,真是叫人后背发凉。
第九问,IPO真的不可以暂停吗?IPO真的不需要暂停吗?为什么大A的门口排队上市?对越排越长这种现象是否正常?IPO注册制改革到底是为了更快的融资还是为了更好的融资?该不该停下来仔细去想一想,IPO这么多的乱象该不该停下来重新考量?
最后还得感谢一下
$浙江国祥(sh603361)$,没有你的肆无忌惮,哪来这么多的重新考量,绝望之上还有希望,水到绝处是风景,人到绝处是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