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拿蓝筹的可以放心割肉了

15-02-07 22:05 2654次浏览
总饭二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影子银行或致银行不良率上升至5.59%】奥纬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31万亿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估算在10%(基准情景)至23.9%(灾难情景)。其中约有22%至44%的影子银行不良贷款会转移至商业银行体系,进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最多提高1.8%(基准情景)至4.3%(灾难情景)。据银监会最新数据测算,中国银行 业金融机构2014年末不良贷款率1.64%;中国商业银行2014年末不良贷款率1.29%。如此计算,影子银行将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提升至3.09%—5.59%。(经济观察报)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若无其事

15-02-10 08:59

0
从实际换手率看,蓝筹行情大概率已经结束,再次进入结构化行情
阅读:1022015-01-25 23:10
标签:杂谈
前段时间我也觉得可能是牛市真的来了,行情还在山脚下。但想到天量成交量,心理就有些忐忑,所以就特地查阅了下换手率情况,一查吓一跳。
07年巅峰6124时,沪深总成交量2000亿左右,当时流通市值9万亿,换手率不到2%。
07年最大换手率是530前后,当时沪深巅峰日成交量4000亿左右,因为当时流通市值六七万亿,所以换手率最大不过7%左右。然后股指从4000点涨到6000点。
14年最大日成交量13000亿,当时总流通市值35万亿左右,海通有文章表明,扣除中央汇金,中央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等可流通实际不流通市值(因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性质,国家要控股,是个有些畸形的股权形态),实际自由流通市值也就13万亿左右,对应换手率10%,远超07年的巅峰换手率。
换手率过高并不是好事情,一是对资金的消耗太大,后续为了维持市场热度,资金必须维持在足够的高位,对市场的持续性要求太高;二是市场短期投机性明显,并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或者说看好长期投资的资金太少,否则不会频繁买卖,所以也往往难以持续。
市场好比是个饕餮欲望的少妇,07年一晚上需要7次,20来岁小伙子,身体健硕倒勉强可以。现在一晚上需要10次,虽然国家发行的货币比07年多很多,但这么高的换手率,猛男也是经不住折腾的。
对应股票换手率比市场资金更有用。
这里也可以补充下M2情况,07年左右大概20多万亿左右,现在120万亿左右,确实翻了5倍,按这个倍数看,成交量最大可达到2万亿左右。
但这个数据是受到换手率限制的,只有市值同步增长,成交量才可能达到这个极限,市值没大涨,换手率奇高,换手率增长超过了成交量比例,只能说明筹码投机性太重,并不能持久。
一般个股4到8个点换手率还算正常,动辄10个点换手率,就有些到头了。大家也可以去翻阅下券商银行保险的历史换手率对比,十分吓人。07年09年券商板块成交量也就200亿左右,现在最高是2000亿,市值本身其实变化并不大,但短期投机却十分强大。
很多人喜欢翻07年K线对应现在的行情,然后就说这是大牛市,我觉得有些偏颇,除了换手率这个有很大问题外,07年的经济基本面,和海量汇兑资金,也是现在无法比拟的。
而且现在人人都觉得会成为07年的牛市,大家都准备资金买入蓝筹等待大涨,准备重复6124的行情。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炒股就太容易了,从来没有两条一样的河流。
所以我的观点目前的3400点可能会长时间成为一个大顶,甚至会盘旋个一两年,直到经济走出底部,新的行情需要重新酝酿,国家意志能保证3000点上下波动就可以了。否则目前这么大的投机性,并不支持继续突破,有点歇斯底里,声竭力疲的的感觉,反而是到顶的特征。
其实3400点这个点位已经差不多了,股指好比是水库的水位线,水位线太低,养不了鱼,新股发行不了,直接融资玩不起来。3400点的水位已经比以前大很多了,也足够养很多鱼。
就算股市走牛是国家意志,短期内也算实现了,再强人所难地继续往上拉,并不一定是好事,3400点已经疲态尽显了。就算是快牛变慢牛,也不是说15年就一定要到4000点,3000点徘徊很久也不算什么问题。
另外大家也不要去扯什么市盈率市净率或者成长性了,这个我说很多次了,A股市个投机市,取决价格的是资金和筹码,和价值关系不大,所以银行是3倍市盈率,还是30倍市盈率和银行价值关系不大,券商是不是高成长关系也不大,市场需要在什么位置就什么位置,没什么可扯淡的。
接下来可能又进入股新常态,那就是结构化行情时代,这个行情从2012年就开始了。毕竟水位达到了3400点,水里的鲨鱼和鲫鱼都多了很多,大家都闲不住,鲨鱼要吃鲫鱼,鲫鱼想变鲨鱼。这个时候结构化行情也会更精彩。 结构化行情干什么,那就是放弃蓝筹,炒主题。
总饭二郎

15-02-09 12:45

0
坐看安邦逆势操作
yifanfs

15-02-08 11:16

0
银行股下跌是有原因的
okmoneygeiwo

15-02-08 10:57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若无其事

15-02-08 10:51

0
还敢买大盘股?别再被“一带一路”给忽悠了

发布日期:2015-02-08  来源:Wind资讯  作者:www.lnyouth.org.cn  浏览次数:147
?不容否认,一带一路是了不起的国家战略,但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其实微乎其微。

规模能有多大呢?恐怕总量不及一条京广线。

来源:雪球

作者:孙建波,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进入2015年以来,牛市论更加喧嚣。我们坚持我们的判断:这一轮行情无论多么剧烈,其性质也是估值回归,而非新牛市的起点。当A50不再明显低于历史平均估值,估值回归也就基本结束了。这一轮大盘股行情的来临,多少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尽管我们在2014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反思:A50的严重低估值是否应该回归。但在沪港通之后仍然估计不足。这一轮行情到来我们迅速接受。记得12月初在江西的一场投资者报告会上,有投资者问:你们也认为经济不好,怎么也看多了?我的回答很简单:这是一次估值回归,与基本面无关。估值回归的触发因素有沪港通、降息等。客户是很实在的,有一位老先生问我:何时卖出?我给的答案是:一个月卖出。理由也非常简单:历史上的天量交易行情,一般也就维持一个多月,交易量也就回落了,市场也就开始降温了。当然,也不得不面对下一个问题:如果是牛市来了,一个月还要卖出吗?我的答案仍然是一个月卖出。原因有二:第一,经济基本面告诉我们,牛市仍然遥远;第二,如果牛市确认了,更要卖出。大家想想,历史上每次牛市确认,基本也就是牛市过半了,这时候闯进来的散户,一般都要熬到熊市的底部才会卖出。

例如:2007年涨到4000点之后,散步开始大规模进场,直接干到6000点。高点卖出了吗?没有。跌到5000的时候,等反弹没卖;跌到4000点的时候,还等反弹;跌倒3000点的时候,麻木了;跌到2000的时候,基本都割肉了。

我们的这一思考得益于彼得林奇的启发。在1987年股灾最黑暗的时刻,彼得林奇发现有一大批道琼斯成分股的估值在3-5倍之间。以挖掘成长性公司著称的彼得林奇,敏锐地把握了这次大盘股的机会。林奇在其《漫步华尔街》中大致描述如下:美国的未来,不可能不需要这些公司;无论经济要经历怎样的转型与创新,也不可能整体消灭道琼斯成分股中所有巨无霸公司,只能是部分产业或部分公司受到影响。

过去两年的A50,大致也是如此。尤其当银行股的估值长期低于5倍的时候,我们就要反思:未来中国不需要这些银行了吗?如果需要,他们就应该有相对合理的估值。

进入2015,当上涨综指站上3300点的时候,我们认为,估值回归基本到位了。进入2015年,我们的基调是:估值回归基本结束,市场重回业绩基本面和成长性。既然如此,对于那些因估值回归而上涨的,如果再涨,该兑现收益了。进入2015年之后,一带一路无疑是人们看好大盘股的关键。然而,一带一路,对股市的影响有那么大吗?不容否认,一带一路是了不起的国家战略,但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其实微乎其微。拿通往中亚和莫斯科的高铁来说,诸位只要看看青藏铁路的纪录片,看看地球仪上中亚地区的人口密度,就知道中亚高铁有多扯淡了。当然,我这说的是十年之内的事情,十年之后,不去预测,因为对当前股市更没影响了。从墨西哥高铁事件足以看出,中国的势力,是很难辐射美洲的。高铁能修的,结合经济、地理条件,估计只有越南、泰国等国家了。规模能有多大呢?恐怕总量不及一条京广线。我很奇怪,很多人都在鼓吹高铁是中国创造。我在看一本儿童读本看到高铁的介绍,大致如此:1966年,日本新干线通车,这是全球第一条商业化高铁;1990年,欧洲之星穿越英吉利海峡隧道;1990年代,欧洲大陆高铁网基本形成。高铁,是中国吸收国外技术,实现国产化的典范。但要走向全球,我们不得不面对两个现实:第一,发达国家在高铁领域的竞争仍然很强;第二,第三世界的穷兄弟们,大多数还玩不起高铁。往往,市场上涨到高点之后,在那个调整过程中,牛市论仍然盛嚣尘上,导致散户不能及时减仓,甚至加仓。这一次,当估值回归基本到位之后,牛市论者搬出一带一路,论证大牛市刚刚起步,放佛不同意这一观点就是不同意中华民族复兴。我爱我的祖国,我憧憬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但这与股市是否继续上涨无关。股市上涨,靠的是企业的利润率;中国民族复兴,靠的是经济总量。经济总量靠的不是价格上涨,而是产品数量多、质量好。比如:一个国家的房子无论多贵,都不可能在最贵的时候套现卖给外国人;因此,对这个国家来说,有意义的是房子的质量和数量。房价对于这个国家整体来说,与财富基本无关。宣扬牛市论是很过瘾的行为。但把老百姓都忽悠进来之后,老百姓会亏钱。所以,进入2015年,我不再推荐大盘股,因为估值回归基本结束。
总饭二郎

15-02-07 23:45

0
放水龙头稀释稀释

中金:1月新增信贷或创六年新高

文 / 潘凌飞 2015年02月06日 16:24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称,1月新增信贷规模可能大幅增加,并创下2009年四万亿元人民币刺激计划出台以来的月度最高纪录。

中金分析师黄洁和毛军华在周四一份报告中预计,1月新增信贷规模或达1.6万亿元人民币(2560亿美元)。

2009年,中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拉动经济增长,开启了总量达4万亿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推动2009 年3月新增信贷创下1.89万亿元峰值。

两位分析师称,据其了解,在一系列政策宽松举措中,央行曾于1月底引导银行增加信贷投放。

去年12月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6973亿元,低于11月8527亿元的规模,也不到8800亿元的市场预期。

但是这一数字依然是2009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去年全年9.78万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也创下年度新高。

中国央行本周下调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释放更多流动性支持经济增长。2008和2009年间,中国政府推出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导致信贷风险上升,目前政府仍在试图控制这方面的风险。

此前据财新消息,央行并未调整今年的信贷目标,2015年的信贷规模可能也会达到近10万亿元的水平,与2014年额度一样。
总饭二郎

15-02-07 22:19

0
影子银行或致银行不良率上升至5.59%

2015-02-07 16:34:14

A-A+

来源: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影子银行的风险暴露或将极大提升当前本已高企的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

  根据奥纬咨询公司近日披露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31万亿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估算在10%(基准情景)至23.9%(灾难情景)。其中约有22%至44%的影子银行不良贷款会转移至商业银行体系,进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最多提高1.8%(基准情景)至4.3%(灾难情景)。

  据银监会最新数据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4年末不良贷款率1.64%;中国商业银行2014年末不良贷款率1.29%。如此计算,影子银行将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提升至3.09%—5.59%。

  这将打破中国银行业机构改制以后的纪录。奥纬咨询合伙人、公司和机构银行业务及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全球负责人艾宏德(Christian A. Edelmann)向经济观察网表示,虽然不良率将大幅上升,但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将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中国银行业已有很好的基础,可以容纳5.59%的不良率。因此,中国金融体系总体风险可控,从规模和坏账角度来看,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有限。

  奥纬咨询对影子银行不良贷款估算分为四种情景:乐观情景、基准情景、悲观情景和灾难情景。在四种情景下,影子银行的不良贷款估算值分别为4.4%、10.0%、16.1%和23.9%。四种情景将分别对商业银行坏账上升幅度为0.4—0.8%、0.9%-1.8%、1.4-2.9%和2.2-4.3%。而影子银行也将主要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银行、P2P、P2B、非标资产交易/交换)、新型银行(社区银行、民营银行、纯网络银行)和资本市场(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中小企业股票市场和债券、多层次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转变,因此,未来影子规模和风险更难准确监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处于新常态,金融势必处于新常态,而不良贷款双升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29%,相较于去年三季度末的1.16%继续攀升,创下四年新高。

  上市银行的2014年业绩快报已有更为直观的数据,截至2014年末,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10%,同比上升0.34个百分点;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1.30%,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0.97%,比2014年初上升0.23个百分点。

  但2015年或许更为严峻。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金融及银行业展望》显示,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是中国银行业2015年面临的首要风险,不良贷款总额和占比上升。

  民生银行2月1日的会议纪要显示,2015年区域风险还会蔓延,从客户类型看,不良贷款集中度将由2013年的中小企业、2014年的小微企业,转移至2015年的大型企业。
黑色信封

15-02-07 22:19

0
死了好!别死而不僵,时不时出来捣蛋!
韭菜教主

15-02-07 22:11

1
2013??
总饭二郎

15-02-07 22:09

0
蓝筹已死,有事烧纸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