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救火队长:之前未想过会救市2015年08月03日 15:46来源: 凤凰网
当中国股市在6月出现暴跌,一个人们不熟悉的国有机构推向了人们的视野——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注入了超过4万亿人民币。中国金融证券公司的掌管人名叫聂庆平,他被政府赋予了救市的重担。
就在7月的最后一天,证金公司“救市”又传出新进展。 7月31日,随着
南方消费活力灵活配置、易方达瑞惠灵活配置和招商丰庆灵活配置3只基金的相继成立,证金公司的2000亿“救市”资金终于募集完毕,预计最快本月即可入市。
证金公司2000亿救市资金最快本月入市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根据招商基金发布的公告,截至7月31日9:10,招商丰庆灵活配置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已达到基金合同生效的备案条件,提前结束募集。合同生效公告信息显示,该基金首募规模为400.10亿元;无独有偶,南方基金当日发售的南方消费活力灵活配置基金也于9:40提前结束募集,合计募资400.10亿元;易方达瑞惠也于当日顺利完成募集,吸筹规模同样达400.10亿元。
一日闪电完成募集,首募规模均为400亿元,坊间推断上述产品均是为证金公司输血股市“定制”的权益类公募产品。
根据此前消息,证金公司将向国内五家大型基金公司申购2000亿元主动型基金份额,这五家基金公司分别为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和招商基金。
而在不久之前,华夏
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发起式基金和嘉实
新机遇混合发起式基金分别于7月13日发售并在当天宣告成立,首募规模也分别为400.11亿元和400.10亿元。
这意味着,证金公司借道5大公募基金公司输血股市的2000亿元“子弹”目前已集结完毕,最快8月即可入市。
另据证券日报报道,在3只基金产品的投资目标中均可以看到“稳健”二字,由此可见3只基金的投资风格均属稳健投资类。具体看来,易方达瑞惠灵活配置发起的投资目标为“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资产的稳健增值”。其资产配置主要考虑宏观经济走势、市场估值与流动性和政策因素。
南方消费活力灵活配置发起的投资目标为“在有效控制组合风险并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专业化研究分析,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该基金资产配置策略为“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趋势,对证券市场当期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可预见的未来时期内各大类资产的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进行分析评估,并据此制定本基金在股票、债券、现金等资产之间的配置比例、调整原则和调整范围。”
招商丰庆灵活配置发起的投资目标为“通过将基金资产在不同投资资产类别之间灵活配置,力争在控制下行风险的前提下为投资人获取稳健回报”。基金股票投资策略为“采取自上而下的多主题投资和自下而上的个股精选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股票投资策略,深度挖掘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和公司,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未来将开启震荡修复模式
证券日报同时也报道表示,虽然在8月份证金公司2000亿元资金将全部投入市场,但从
东方财富网吧中发现,多数投资者对2000亿元资金入市并不“感冒”。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经历前段时间市场频繁震荡,部分投资者信心缺失,但他表示,进入8月份,市场将重新迎来信心,在各种维稳政策的背景下,投资者的信心也将逐渐恢复。
财达证券也表示,在经历前期的断崖式下滑后,融资杠杆收紧、投资者悲观情绪和基本面仍较弱,这三方面利空因素在政府频频出手后均出现修复,但距离完全恢复尚需时日。因此A股将呈现行业和风格的结构分化。上证综指3800点至4000点是具有较强支撑的护盘区域,目前市场整体运行已经脱离危险区域,未来市场将开启较长时间的震荡修复模式,期间会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
对此,上海证券报也报道表示,在业内人士看来,证金公司此次出手是在非常时期稳定市场、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重要举措。
易方达总裁刘晓艳表示,此举将为基金公司及时提供流动性,保障公募基金行业平稳运行,进而发挥其专业机构的优势,增强投资者信心,极大地起到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
“市场各方充分认识到,救市首先要激活市场的流动性,流动性是市场的血液,是生命线。”南方基金总裁杨小松表示:“在市场极度需要流动性的当下,这2000亿元的真金白银,加上此前证金公司向券商输送的2600亿流动性的连续注入,必将影响市场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为A股企稳回升再添动力。”
而在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看来,证金公司此举在为基金公司提供充分流动性的同时,更显示出监管部门对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稳定资本市场作用的认可。
“本次证金公司出资申购公募基金,为市场流动性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于活跃市场交易,体现了专业机构对市场价值中枢的坚定信心。”华夏基金副总经理阳琨表示。
展望后市,招商基金总经理金旭认为,在前期市场非理性下跌中,大量基本面良好、具有较高成长潜力和盈利前景的优质公司被错杀,在当前的估值水平显示出良好的投资价值,“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企稳向好充满信心,对后市坚定看好”。
回顾“国家队”买股路线图私募人士:不能盲目跟风
事实上,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持续进行的“国家队”救市买股行动中,继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救市前期出手后,
中信证券旗下四大营业部逐渐成为公认的买盘主力军。即: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总部证券营业部、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呼家楼证券营业部、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望京证券营业部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大街证券营业部。
大跌以来,上述5家交易席位频频出现在多只股票的龙虎榜交易席位中。据第一财经《财商》统计,在涉及交易的413只个股中,有372只股票龙虎榜累计数据显示为净买入。
上述获得净买入的个股,以
医药生物、家用电器、服装纺织等传统防御性板块公司居多,国防军工、公用事业、采掘等领域也有所涉及。
对照历史经验看,由于救市维稳的需要,国家队的退出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提上日程。而被国家队大举买入的个股,相应的其部分流通市值在短期内会被锁定。流通盘面“缩小”的个股在资本市场上具有“船小好调头”优势,未来存在一定想象空间。
第一财经《财商》还统计发现,被上述5家席位累计净买入金额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超过10%的上市公司高达58家。沪市仅
中国石油一家,净买入金额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为14.22%外,其余57家均为深市公司。
其中,
良信电器以46.1%的高比例位居首位。而
九阳股份、
美邦服饰、
经纬电材、
富奥股份、
新宙邦占比也超过30%。
在此次救市行动中,两市的大盘权重股一度作为维稳的首选标的。但从投资角度看,那些盘面小、业务成长潜力突出,且被国家队重点买入的个股,在未来更具想象力。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也报道表示,有买总会有卖,此前多次出现的国家队资金退出传闻,之所以能在市场上搅风搅雨,正是基于投资者对这种逻辑的认同。为了平息投资者的这种担忧,证监会7月27日明确否认国家队资金退出,并且指出证金公司将择机增持,继续发挥好稳定市场的职能。
而随着上市公司2015年度上半年股东数据逐步披露,不少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证金公司身影。据每日经济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6日,证金公司已明确买入股票49只。从证金公司出击个股特征来看,大盘股仍是首选,总流通股本10亿股以上的大盘股甚至超级大盘股达到31只;3亿股~10亿股之间的个股共15只。
一位广州地区的私募人士表示,其对目前已经披露的证金公司买入标的进行了关注,这对其前期抄底起到了积极作用。证金公司不减持当然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锁定一部分筹码。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仍要注意风险,不能盲目购买。此次国家资金救市是以缓解市场流动性,防范金融风险为目的。
国家队救市不是帮你解套
很多人在纳闷,为什么国家队高调救市,A股依旧颓势尽显,不仅4000点无功而返,现在看来前期3500点也是岌岌可危。其实,根本原因在于现在很多人自己不救自己,而是被动等待,或者说是存在侥幸心理。
在这里,我们要认识清楚,国家队是怎么救市的。
首先,国家队救助的是流动性的暂时窒息,也就是连续跌停造成的市场恐慌。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尚,大量配资杠杆资金出不来,而这些资金绝大多数的来源又是银行,也就是说,连续跌停造成流动性匮乏,最终的结果是银行的钱变成坏账,而银行的背后是什么?大家一目了然。现在跌停不常见了,能卖出的杠杆资金有钱还银行,这个风险暂时就算过去了。
其次,是中国石油和五大行,国家队确实在拉抬,在买入,就算市场诟病很多,依旧在买,为什么?因为这些股票都是国有资产最集中的地方,也就是说,救市资金即便以后出不来,这些资产可以直接转换成股本金,就是个左手倒右手的过程,不仅拉了指数,而且不担心以后退不出来,最不济的就是成立一个类似于当初资产管理公司的机构,把这些股权全部转移过去就行了。
国家队的根本目标就是这样的,最多兜下底,不可能指望这些资金率领大家又去攻击5000点甚至8000点,这是不现实的,它们有它们的使命,这个使命是维护稳定,不是营造大牛市。因此,现在很多人都在指望“解放军”在4500点以上去救自己,或者在4200点,甚至4000点,于是指数刚过4100点,就打提前量出逃,大家都希望提前跑路,指数肯定到不了4500点。这个时候,指望国家队救助是不现实的,人家不是这个任务,不是这个使命,要救只能自己救自己。
怎么自救?很简单,在趋势不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现金在手,在趋势已定的情况下顺势而为。很多在股市浸淫久了的人,都喜欢几个股市术语,最喜欢的就是抄底,总认为自己能战胜市场。但是,在一个整体趋势是上涨的过程中,随便怎么买,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在一个整体趋势是下降的过程中,你怎么抄底,都不一定都能赚到钱,顶只有一个,底也只有一个,其它的都是逃顶和赶底的过程。技术派基本都会死在山腰上,这是真谛。
那么,现在是不是底呢?预测底部与顶部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现在指数是3600点,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指数是被很多大盘权重股绑架了的,实际指数应该在2800-3000点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上次
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下来,最低跌到1664点,当初的1664点,如果加上全流通的权重和最近几年上市的新股,基本上可以相当于现在的2200点左右。也就是说,即便现在实际指数在2800-3000点,距离上次1664点的位置还有600-800点的实际差距。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比较有代表性的
创业板指数看出来,这个指数现在依旧比今年年初高一倍左右。当然,我们不是说指数一定要全部跌回去,只是用这个数值说明,现在的各个指数位置,依旧很难说是绝对的底部区域。
指数归指数,要自救,靠的还是个股。我们说现在的指数绝对数不低,但很多个股的绝对价格很低,这就是自救的筹码所在,如果还能跟随指数向更低的位置下滑,那就是绝对的机会。怎么理解?现在的指数比以前几个大底高,但很多个股还是跌过头了。比如上海的
新黄浦,大家翻开公司K线图看看,这家拥有上海外滩这个中国最贵地价上多个物业的公司,现在的股价只相当于2013年时的价格了;再如深圳上市的创业板公司
高盟新材,这也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这家北京的具备高铁概念的小盘袖珍公司,目前的股价基本已经跌倒2014年年初的位置。储备点这样的公司,就不怕指数再怎么寻底了,它们提前跌了很多,到最后也会提前跌不动的。(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