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大盘2661点必破。

11-05-31 12:05 1709次浏览
知行一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周一市场盘中再创新低,首破2700点,最终股指以阴十字星报收,沪市成交额达720亿,再创新低,市场进入极度萎缩阶段,但并非意味着地量就对应着地价。

  从今日个股表现来看,除了抗旱概念股表现强势外,银行股逆势做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均出现大涨。除此之外,市场并不存在真正带动市场的题材热点。那么,自然市场没有见底,后期再创新低的可能性非常大。

  依笔者多年经验来看,A股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最后一个阶段——阴跌+诱空。笔者惯将大盘调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见顶后急速回调;第二,阶段性平台整理;第三,阴跌不断后再诱空。而此时,市场很可能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

  笔者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从估值角度,目前市场估值水平几乎处于历史最低位,只能说明估值很低,未必就一定见底。A股平均市盈率为12.90倍,沪深300和上证50的市盈率分别为15.29倍和12.90倍,与2008年熊市底部时估值水平相当,低于2010年7月份2319点时的估值。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大小盘股估值分化的情况仍较为明显,比如中小板与沪深300的市盈率比值虽然从最高时的3.3倍回落到当前的2.7倍,但相比此前数年2倍以内的水平仍有回归空间。而对沪深300成分股和大盘蓝筹而言,在当前仍然稳定增长的经济环境下,估值继续压缩的空间已经很小,不排除还会创估值新低。

  第二,从调整深度角度看,2661反弹至3067点处回调,从4.19至今达一个半月有余,与反弹周期三个半月相比还有差距,市场后期还有横向调整的时间。笔者在上篇文章提到7月20日,该时间点附近出现大级别反弹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从波浪理论上来看,上次2661的底被跌破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就是说,市场后期不管在空间还是在时间方面均存在下跌空间。

  第三,大股东和高管层增持往往出现在调整的中后期。5月份以来共有14家公司一次或多次在二级市场增持股份,涉及的公司数量超过了过去三个月的水平。这些增持公司多以主板公司为主,其中更是不乏贵州茅台、上海医药、中国石油等蓝筹公司。虽然增持规模不大,也体现了大股东们对市场的普遍看法。但是,历次调整以来,大股东增持都出现在调整的中后期。道理很简单,他们不是神,成功抄底的可能性非常小,更不可能集体追高增持。另外,大股东的增持,也是挽救公司给市场调振的表现,他们的行为与巴菲特不同,不能全部说明问题。

  最后,从媒体的声音角度看,市场仍需要一个加速探底诱空的过程。媒体的声音是一个不可不考虑的因素,同时也一个一分为二看市场的标准。还记得去年3186之时,不少媒体人纷纷认为3500不是梦,4500是终极目标,就在所有人都忘乎所以之时,市场回调至2661点。而往往在市场回调经过第一个阶段时,总会有人发表“市场下跌空间不大”的观点,这样的观点之后往往意味着还有较深的下跌空间。诚然,当市场业内人士不敢在媒体上发表观点之时,说时市场已经见底。而此时,媒体的声音是下跌空间很小。

  以上只是通过技术层面来解读市场,依笔者之言,市场回调仍未结束,仍存下跌空间,2661必破无疑,投资者此时抄底尚早,后期还需要再寻时机。

  再从政策角度补充一点,“电荒”“水荒”突袭市场,管理层此时已无暇顾全二级市场,靠政策出台利好拉抬股市纯属做梦。而国际方面,美元指数高位回落,黄金、期货、原油略有回升,各国股票借此机会均有一番不错的表现,但资金仍显谨慎,此处做多掀起主升浪的可能性不大,美元指数亦是一时下挫,其后期仍有再走强的机会。也就是说,来自期货市场的利空还会出现,此时仍未见转机。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