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zt)最重要的事情2009-07-09 21:06
这几天,心情有些低落,为证券界又一位优秀投资家的离开:上投摩根的基金经理孙延群7月5日驾鹤西去,年仅41岁。此前13天,晓阳投资总裁、前君安证券总裁杨骏因病离去,年仅44岁。而如果再向前追溯,去年10月31日,缠中说禅的李彪离世,年仅40岁。再向前6个月,证券界一代人杰魏东辞世,年仅41岁。
这些出生于1965-1968年间的投资家,竟在属于投资家的黄金时期40-50岁期间将生命画上休止符,令人叹惋、扼腕长叹。生命,属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无论多么华丽的人生乐章,也只能演奏一次。40岁的年纪,历经风霜后正走向成熟,是投资家最容易赚钱的时期。这才更让人感到惋惜。
1968年,巴菲特38岁,他的个人财富达到2500万美元。40年后,他的财富累积到600亿美元。40年时间增长2400倍,年均复利不过21%。而1968年,是中国第二代投资家陆续出生的年份(杨骏1965年出生,魏东1967年出生,孙延群和李彪1968年出生),到2008年的时候,他们刚刚迈入40岁的年龄,正应该步巴菲特的后尘而创造辉煌的投资人生。如果再给他们一些时间,如果他们再经历更多一些市场波折的磨砺,谁知道再过40年,他们会不会超过巴菲特呢?
有一个人,也许值得我们期待,他就是1972年出生的赵丹阳。今年37岁的赵丹阳刚刚在6月与巴菲特有了一次天价午餐——考虑到巴菲特的年龄,我们或许可以猜测,赵丹阳的211万美元或许会成为巴菲特最昂贵的一顿午餐。再过43年,当赵丹阳80高龄的时候,他会累计多少财富呢?
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答案。而对于赵丹阳以及像赵丹阳一样的年轻投资家们来说,好好活着,保重身体,学、投资、提高,不断积累财富,为40年后的中国留下另一段佳话,才是最重要的。
好好活着,保重自己,是中国的年轻的投资家们最应该看重的事情。这远比投资更重要。
0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老祖宗的话够精辟了
0
呵呵,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0
很有道理!今天中午我做了一件好事(怀着慈悲的心给一群孩子雪中送碳),下午股票逆市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