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淘县英雄辈出,希望能在这里引起足够的思想碰撞,为小老弟找到一条明路。上周的操作真的是跟狗屎一样,赚小亏大,从个人原因来讲,是因为行情持续的时候仓位很小,赚到了钱,有了些信心。于是在行情末尾的时候加大了仓位,导致了巨幅的亏损。
本质上是对行情的研判,以及仓位的控制做的不是很理想,但从买卖点位来看,个人除了判断失误导致卖买断变形外,多数的买点确实是在本人的模式内,至于这个模式能不能跑通,那是另当别论的。
小生之于短线的理解,
在于不断创新高,历来的牛股都是如此,一旦突破前高,代表机会的来临,一旦不创新高基本属于风险降至。所以我对短线理解的很纯粹,不想过分探讨情绪周期之类飘飘然的东西,有人把它吹得神乎奇乎,将其奉为圣经,这点我不予置疑,他确实能帮我们更好的分析市场,但是归根结底他是反映在价格之上的,反映在整个市场供需的情况上的,我个人对短线操作也全部基于这条理论。
结合本周操作,来谈谈这条理论在市场中的适应性本周我做了,12支股票,5.8号(
北方国际 ,
广深铁路 ,)5.9号(
华建集团 ,
鸿博股份 ,)5.10号(
秦港股份 ,中兴金属,
重药控股 ,)5.11号(
金龙汽车 ,
设计总院 ,
中船科技 ,)5.12号(
天娱数科 ,
皖新传媒 ,)
买入北方国际的逻辑是
一带一路 发酵厉害,北方走出二波趋势,创新高。我开始买入,第二天开盘竞价低开个人判断属于良性,于是加仓准备做T,结果加在日内最高点,当天吃跌停。回过神来看,北方国际虽然属于中特估,但并不是人气核心所在,他的新高并不能一呼百应,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中特估的发酵是不及预期的。当时我是没有注意到的,只是第三天有利好出来,股价不及预期,直接走掉。
广深铁路 买入的逻辑很简单,公路运输总先锋,个人定义它为支线龙头,于是开仓买入,事后来看,
支线龙头打到一定高度,如果主线不让位,那么必然引发调整,但是调整不剧烈,从后面的股价来看,他明显是在蛰伏,一旦主线有分歧,他又要干,所以这个标的下周可能会反复。不过我对他的定位目前仍然是猥琐发育。华建是当时具有辨识度的个股,我是头铁硬上,这天他的股价已经翻倍,如果他真是老龙,必然走横盘调整,在高位反复横跳。我开盘低吸还是太急了,这里可见我对竞价盘口的判断功力是很弱的,如果是高手,龙头高位低开的盘口想到的应该是风险,而是我这种韭菜看成机会,而且这个错误伴随了本周所有的交易,这或许不是错误,只是在不同行情下,不同位置下,低开不能一概而论,这个我没有把握住,下来肯定是要做功课的。第二天跌开五日线其实我就该走了,连续两天的低开,人气必然已经涣散,但是还是拿到跌停才走,这也竞价无法判断当天行情的后果。当然盘中为什么不走,这就是行情没有判断准确。死扛所致。鸿博股份当时是算力龙头,不过也算是支线。开盘下跌就一路加仓,我的判断是鸿博前几天打出了惊人的辨识度,行情不可能直接A杀,直到跌停我知道我判断错了,他已经走弱了,不过好在第二天冲高给了机会走人,小赚一点就直接溜了。鸿博也算是最后的活口了吧,
在这期间,我一直把超讯通信 叠加来看,以为他们有什么不可描述的关系,不过现在来看,没有太大关联,超讯通信明显更坚挺,算力这条线明显超讯更胜一筹。如果有大佬知道这两个股票关系的,还希望各位指点一二,在这里小生不胜感激。秦港是
长江传媒 连板体系的第二支票,走港口,雄安。这是一条支线,道理和广深趋同,但是明显这条支线更弱,
作为支线龙头跌停,也算是胎死腹中,我盘中是没有理解到这一层的,以为会走连板反包走势,这真是意淫过度了,还是那个错误,
竞价低开杀跌,一个支线这么走,明显当天就不能参与,我还去翘板,这明显基本功不扎实。他这样走同样意味着连板体系是不行的,不符合这个市场的,后面设计总院我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中信金属 的操作是博弈新股是带动性,弱势行情下,新股是容易反抽的,第二天低开没走,个人感觉是符合预期,但是直接杀跌,也是从盘口来看,中特估当时人心涣散,无法凝聚,这个时候应该是赶紧跑路,而不是等待有大佬拯救,比较幼稚的一笔操作,最后跌停走人。重药控股亏我两次,每次创新高我进,次日就是低开低走埋人。4.28号,5.10号,都是按操作进,按纪律止损,从这几笔支线操作上来,
支线的新高要看主线脸色,支线的新低要看自身硬不硬,硬与不硬的标准我把它定义为是否连续大阴线的杀跌,更多考虑盘中承接情况,所以弱势行情下,支线是可以低吸的,主线是不能低吸的,强势行情下正相反。必须要考虑整个市场资金安全性的转移方向。而不是主观意淫大佬救市,万手哥的传说。中船就不说了,上文已经提到,是对竞价的和盘口判读的功力的考量,我是没过关的,特别是龙头股,其余的杂毛更多考虑各种均线量价,龙头不能这样片面的理解,必须要另有一套思维方式,具体怎么从盘口判断,我想我还需要像淘县各位大佬学,我个人也想精简对龙头的判断。不过路漫漫其修远兮;设计总院和秦港是犯同样的错,同时也是没有判断好秦港和设计院的关系,5.10号他们分道扬镳,以为是卡位出现,没成想,设计院完全跟风秦港,这是从第二天低开可以看出端倪的,结果我竞价盘口功力真是太差了啊,跌停我还加仓了,啧啧啧啧,回过头看,这什么BS操作啊,金龙同样是支线龙,前期发酵走
一带一路受益,后期走汽车独立概念,我唯一感慨的是这次真是蒙对了,每次进去都是低吸的,所以目前还没有亏损,下周要看有没有大阴和低开下杀了,如果出现了,那基本上和秦港走势一样,如果没有,那和广深一样走震荡偷袭(本质上这种行为都是弱势)低吸是完全可以的。那就全看诸君风采了。
新进的天娱数科,皖新传媒,我对他们的理解是活口,游戏和传媒我一样拿一只。结果一看,皖新也有游戏概念,突然感觉天娱数科被PASS了,特别是天娱数科跌停后,皖新直接表态拉升,让我更加怀疑两个的关系了,我直接拿了皖新。但是皖新不属于我新高的模式,是模式外的东西。看来我这笔交易又是失败的啊。
从上面这些案例来看,创新高就做不是辣么简单,
如何判断行情的持续性永远是股市中的第一性问题,第二性才是寻找自己的模式,如果个人判断不了行情如何延续,那在好的模式也枉然,因为在下跌市无论怎么做都是亏。同时,行情的延续分为盘中延续,盘后延续,顶尖高手看盘中,一流高手看盘后,散户看不懂,风险和机会都需要在通过盘口即时反映至脑海中形成操作,这绝不是股龄的问题,而是对于操作次数,操作总结的练。你操作一万次股票,总结一万次,相当于你背了一万次,那么在临盘操作时自然行云流水,当然股市中时间不是必然的但是是必须的,最起码,我们在听到每一个精彩绝伦故事的背后,都会有每一个选手辛苦付出。一道在复杂的题型,你做一万次,即使答案不正确,思路必然是正确的。股市就是如此,很多时候不是追求答案正确与否,而是追求思路,过于沉迷答案,那就和抄作业一个道理,永远学不到真东西。从我个人而言,我目前不能判断自己的模型是否有问题,但是我还是能够判断出来,盘口的把握是我的弱项,行情的判读功力太浅,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好啦,本周的复盘就到这里了,祝各位大哥大姐周末愉快,真希望有一个大佬能看完我的文章给我指点一二,害,天天发吧,加油各位。